在“后危機”時代打造“新湘鋼”

2010-04-14
中國冶金報記者  宋曉乙  胡佩生
 
      2009年產鋼581萬噸、材551萬噸的華菱湘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55億元、利潤6.1億元,比2008年的營業收入350多億 元、利潤17億元大幅下降。盡管如此,去年湘鋼人均工資卻比2008年增長5.6%,其中輔業單位因為創效明顯,人均工資增長超過8%。2009年最后一 天,湘鋼總經理周海斌在公司職代會上提出:要在“后危機”時代打造“新湘鋼”。新湘鋼的具體內涵是指要成為一個精品制造企業、一個反應快捷的綜合服務企 業、一個管理精細的高效運營企業、一個產業互補的多元發展企業、一個節能生態的“兩型”示范企業”。
      搶抓銷售訂單是湘鋼2009年的第一要務。通過緊盯戰略用戶和重點工程、調整產品結構、提升服務水平,湘鋼全年保持了合同量的大體穩定,努力適應多品種、 小批量的訂單結構,確保生產基本正常。板材在國內率先通過美國API現場認證審核,完成18個鋼種歐洲標準的認證和擴證,大線能量焊接用鋼通過國家容標委 組織的技術評審。代表線材產品頂級檔次的簾線鋼以及胎圈用鋼2009年產量穩定擴大,深受著名的貝卡爾特公司等用戶青睞,提升了湘鋼線材產品的市場品牌形 象。
      采購系統被視為創效重點,通過組織重新議標,湘鋼全面下調了所有年標價格;以季度招標、踩點采購、鎖量鎖價等手段,全年降低合金、冶金輔材采購成本4000萬元以上;把握市場低點采購進口貿易礦,節約采購費用300萬美元。
      挖潛增效使湘鋼2009年的可比成本比上年降低6.7億元,降低率為2.75%,其中,全年管理費用較上年降低1.2億元。從3月份起,湘鋼先后實施三輪 挖潛增效方案,把降成本指標縱向逐級分解到各單位、作業區、班組、崗位,橫向落實到采購、物流、設備維護、技術創新、能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輔業單位管 理、銷售管理等8個方面的30多個項目。公司財務部門對項目密切跟蹤指導,將煉鐵廠項目管理“十二步法”、煉鋼廠廢鋼板綜合利用、寬厚板廠的事故成本分析 等做法加以推廣介紹,經驗共享。
      在“精益生產,精細管理”的推進中,湘鋼比以往更加注重查找自身不足,采購、銷售、物流、質量、流程管理、崗位操作等環節暴露出的一些問題,被作為典型案 例加以披露并且嚴厲查處,在全公司組織廣泛討論,形成強化和規范基礎管理、堵塞漏洞的氛圍。湘鋼還對一系列改革進行回頭看,以期不斷完善。特別是意識到基 層實行作業長制管理模式后,生產一線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職工隊伍思想政治工作容易被削弱的新情況,湘鋼黨委及時關注、認真研究,就如何如何夯實基礎、強化 職工隊伍的執行力提出一系列改進措施,著手實施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公司覆蓋,做到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的工作、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的組織、哪里有黨組織 哪里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和黨組織作用的充分發揮。
      經過50年建設積累,特別是10年來的快速發展,目前,湘鋼面貌已經發生深刻變化。一是通過持續的技術改造優化工藝結構,技術裝備先進、生產規模登上了新 臺階,企業綜合競爭力大為增強;二是產品結構形成以專用板為主導的寬厚板和以工業加工用材為主導的線材、棒材三大系列產品新格局;三是通過近幾年的組織體 系變革,構建了以信息化作為支撐的“流程唯一、責任唯一”管理架構和以作業長制為核心的基層管理模式,管理支撐構建了新體系;四是輔業逐步形成了鋼材深加 工、循環經濟和環保、重工設備制造、物流貿易、服務鋼鐵主業等五大產業集群,鋼鐵主業和非鋼產業相互補充、齊頭并進。如何適應新形勢、謀求新發展,湘鋼提 出建設“五個一”新湘鋼的中期戰略構想——
      一個精品制造企業:以板材為核心,以線、棒鋼材為重點,到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600億元,把湘鋼建成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全、品質最優的寬厚板精品生產基地和優質線、棒鋼材生產企業,樹立國際品牌,打造鋼鐵“核潛艇”。
      一個反應快捷的綜合服務企業:通過全方位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精益生產體系,以領先的質量、最優的服務和快速交貨,形成快捷的市場反應能力,促進湘鋼從生產制造商向反應快捷的綜合服務商轉變。
      一個管理精細的高效運營企業:借助于信息化平臺,充分發揮“縱向集中、橫向一貫”的管理架構和以作業長制為核心的基層管理優勢,達成銷、研、產一體化和管理、生產操作一體化,為打造快捷的市場反應能力提供堅實的管理和文化支撐。
      一個產業互補的多元發展企業:通過強化集團管控和合資、合作等方式,形成產權、產業多元化發展格局,做大做強非鋼優勢產業,構建區域位勢,力爭到2012年輔業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
      一個節能生態的“兩型”示范企業:致力于節能減排、綜合利用和發展循環經濟,推進全流程清潔生產,確保2012年之前實現工業“三廢”全利用零排放,樹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現代鋼鐵企業形象。
      2010年內,湘鋼將形成500萬噸寬厚板的生產能力,在國內鋼廠同類產品中居于前列。計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00億元、實現利潤6億元,其中包括輔業創 利3億元。為達此目標,必須確保十大工序成本在預算基礎上每噸鋼再下降3元,全年高爐入爐焦比控制在360公斤標煤/噸以下,燃料比低于530公斤/噸; 線材、棒材、板材的綜合成材率分別達到98%、97.3%和90%以上。噸鋼綜合能耗和可比能耗分別降至633公斤標煤和600公斤標煤以下,自發電總量 達到10億度。

      前不久,湘鋼總經理周海斌與工會主席王樹春分別代表公司行政和職工雙方,在《2010年工資集體協商協議書》上簽字。協議規定,湘鋼2010年實行工資總 額與利潤目標緊密掛鉤的動態管理模式,當公司實現利潤在盈虧點正負1000萬元以內,工資按2010年核定基數增長4%;公司全年實現6億元利潤目標,工 資增長8%;超額完成利潤目標,每增加1000萬元利潤,下月工資基數再增加1%,工資基數增長幅度最大不超過12%。當公司出現虧損時,相應降低工資基 數,降低幅度最低也不超過12%。